资讯中心
Informations Center
利伐沙班、阿哌沙班、艾多沙班、达比加群之间的区别
来源:药评中心 | 作者:师春焕 | 发布时间: 2024-02-02 | 28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半个多世纪以来华法林是唯一的口服抗凝药物,新型口服抗凝药(NOACs)的出现,破除了无法摆脱华法林的“魔咒”。称其为“新型”,是相对于“传统”抗凝药华法林而言。

到目前为止,全球范围内共有4种批准上市的NOACs,包括Xa因子抑制剂(利伐沙班、阿哌沙班、艾多沙班)和直接凝血酶IIa因子抑制剂(达比加群酯)。现在就来全面了解一下四种药物之间的区别。

一、作用机制

泰地华法林是多靶点作用的抗凝药物,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II、VII、IX、X的肝脏合成发挥抗凝作用。

新型口服抗凝药(NOACs)是单靶点作用的抗凝药,因此抗凝效果更为可控。利伐沙班、阿哌沙班、艾多沙班通过抑制凝血因子Xa,发挥抗凝作用。达比加群酯在体内转化为达比加群,通过抑制凝血因子IIa(凝血酶)活性中心发挥抗凝作用。

二、出血风险

与华法林相比:

1、NOACs皆减少颅内出血的风险,且不增加致命性出血风险。

2、阿哌沙班和艾多沙班与华法林相比,不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。

3、达比加群酯和利伐沙班与华法林相比,均有增加消化道出血的风险。

三、适应症

1、与华法林的区别

房颤(心房颤动)可分为瓣膜性房颤(中、重度二尖瓣狭窄,机械瓣换瓣术后)和非瓣膜性房颤,其中非瓣膜性房颤占房颤患者的绝大多数。

瓣膜性房颤推荐选用:华法林钠。

NOACs也曾在机械瓣及中重度二尖瓣狭窄的患者中进行过研究,但结果均不理想。

非瓣膜性房颤推荐选用:NOACs。

NOACs的疗效不劣于华法林钠,颅内出血发生率低于华法林。

2、NOACs之间的区别

阿哌沙班在我国仅批准用于髋膝关节术后抗凝。

艾多沙班、达比加群酯被批准用于非瓣膜性房颤卒中预防和深静脉血栓的防治。

利伐沙班是拥有最多适应症的NOACs,被批准用于非瓣膜性房颤卒中预防、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治疗与预防、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抗凝,在美国和欧盟还获批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的预防。

四、药效学和药动学参数

与华法林的区别:

1、口服后血药浓度较快达到峰值(起效快),半衰期较短(停药后抗凝作用消失较快),有良好的剂量反应关系,常规使用不需要监测和调整剂量。

华法林对已经活化的凝血因子Ⅱ、Ⅶ、Ⅸ、X无作用。凝血因子Ⅱ的半衰期长达60~72小时,因此需2-7日才达到最大药效。

2、与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少。

3、很少受遗传因素和疾病因素影响,患者服药依从性好等。

4、沙班类的特异逆转剂Andexanet和达比加群酯的特异性逆转剂依达赛珠单抗(Idarucizumab)均已批准上市。

华法林过量时可静注维生素K。

五、用法用量

1、给药频次:

达比加群、阿哌沙班:2次/天。

利伐沙班、艾多沙班:1次/天。

给药频次既要考虑消除半衰期,也要考虑药效半衰期。利伐沙班和艾多沙班药效学半衰期比血浆清除半衰期更长,因此治疗剂量1天1次用药仍然可以维持24小时的抗栓效果。

2、服药时间:

患者需按医嘱每天固定时间服药。

3、给药剂量:

NOACs常规使用不需要调整剂量。特殊情况下,如体重过小,合并用药,年龄过大或者肝肾功能存在问题,可能需要减少剂量。

注释:

a.如果CrCl≤50ml/min,利伐沙班减量为15mg qd.

b.血清肌酐≥1.5mg;年龄>80岁;体重≤60kg;满足以上任意2项,阿哌沙班减量为2.5mg bid.

c.体重≤60kg;CrCl≤50ml/min;合用p-gp抑制剂;满足以上任意1项,艾多沙班减量为30mg qd.

d.年龄>80岁;CrCl30-49ml/min;出血风险高;同时使用有相互作用的药物(如维拉帕米等),达比加群酯推荐110mg bid。